登入

主日信息
至於我和我家 /劉自渝 牧師

主題:至於我和我家

經文:書二十四14-17 劉自渝 牧師

   

今日社會價值混亂,家庭體系崩解,人心破碎痛苦,許多心靈受創的人來到教會尋求醫治。這些人好像拉撒路一樣,雖然聽到主的呼召,出了墳墓,但是身上還纏著裹屍布,混身散發著腐屍的臭氣,需要有人聽從主的吩咐:「解開,讓他走」,並幫他重新建立新的生活,而家庭是最大的醫治所在。另一方面,教會乃是以家庭為單位,有好的家庭才有好的教會。華人教會第一代信徒比例高,未曾在基督化家庭成長,更不知如何按照聖經教訓教養子女,極需牧者耳提面命,諄諄教誨,方得心領神會,身體力行。因此,有關基督化家庭的真理,對於提升信徒素質,強化教會基礎單位,極為重要。

    

神的心意在家庭

1.家庭是神拯救的單位——例如:神拯救挪亞一家八口(創六至八章),神拯救喇合一家(書二章),神藉保羅拯救腓立比監獄的獄卒一家(徒十六章)。

2.家庭是神賜恩的單位——例如:神起初造人,賜福亞當一家(創一28);神也揀選亞伯拉罕一家,為要使天下萬族都蒙福(創十二1-3);神更揀選大衛一家,建立國度,更要使彌賽亞從他的後裔而出,拯救全人類(撒下七章)。

   

最蒙福的揀選

以色列民族並不是天生就敬拜耶和華的。約書亞追溯先祖的歷史,亞伯拉罕的父親他拉原在米所波大米拜別的神(書二十四2)如:雅各的母舅拉班家裏還有所拜的家神(創三十一19),雅各也曾吩咐家人把所有外邦神像除掉(創三十五2)。以色列人寄居埃及期間,更深知埃及人所拜的各種神祇,神降十災的目的之一,就是要敗壞埃及的一切神,證明他們的虛妄。以色列民經歷神的大能神蹟,更加證明惟有耶和華是獨一永在的真神(出九14-16)。但是今日他們還須自己作抉擇,究竟是否要敬拜事奉這位他們曾經歷過的獨一真神。以色列民果然沒有令約書亞失望,更沒有令拯救他們的耶和華失望,他們受到約書亞的見證激勵——「至於我和我家,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」(書二十四15下),異口同聲地說:「我們必事奉耶和華——我們的神,聽從祂的話。」(書二十四24)一個世代的正確揀選,帶來世世代代子孫無窮盡的祝福。以色列民不管經歷多少的苦難,至今仍是信奉真神的民族。從此以後,以色列民家家戶戶都成為敬拜真神的中心、宗教教育的中心,以及事奉真神的中心。讓我們一起來看他們怎樣力行實踐此真理,對今天信徒又有甚麼意義。

    

A. 家庭是敬拜的中心——靈命生活的法則

有敬虔的父母才帶出敬虔的後裔,家族的信仰不會遺傳,但是會影響深遠,基督徒的父母當盡力培養子女生活在敬虔愛神的氛圍中。

1. 敬拜的形式:家庭祭壇(指家庭崇拜)

基督徒父母應定期或不定期舉行家庭禮拜,以簡短唱詩、禱告、分享、背聖經、代禱等等來進行。孩子年幼時,以父母為主;孩子大一些,就可以更多參與。遇到特殊節日,如:某件喜事的紀念日、生日,或是家族團聚,更可以舉行感恩禮拜,或是排一齣聖經戲劇。有人每天晚餐後舉行家庭禮拜,有些家庭則在每主日晚上舉行;然而每個家庭不須要與別人一樣,更不必拘泥形式,應當力求創新變化,增加趣味,建立家庭傳統。

我家每天孩子們上班前,我們都為他們禱告。並在每天清晨為全家禱告,求神賜福新的一天,要遇到的人,需處理的事,特別求神保守施恩,近二十年不變。

2. 敬拜的內涵

敬拜的儀式還不如敬拜的內涵重要,孩子們尤其會感受到家庭的屬靈空氣是否純真。中國人自古以來就重視胎教,用在屬靈方面亦很合適;自孩子在母腹中,就為他禱告,像有些父親按手在母親肚子上為胎兒禱告。孩子生下來之後,要帶領他每餐都謝飯禱告(孩子聽到說「阿們」就張開口)。而父母親每天在家中的談話,待人處事、應對談吐,遇到大小事情的態度,面對人生重要抉擇時所顯示的價值觀、人生觀,在在都透露出對於信仰的執著;靈命藉著生活表達出來,讓孩子覺得耶穌就在我們家裏。這才是最實在的敬拜氣氛,直接影響子女。

 

B. 家庭是教育的中心——啟發教導的法則

1. 父母的責任

關於子女的宗教教育,基督徒父母責無旁貸。學校不能取代家庭,電視不能取代家庭,連教會也不能取代家庭的教導責任。今日整個教育(包括華人教育)是反對基督教的思想為主導,課本中傳播進化論及反神的思想。傳播界更有各種反對基督教的言論(例如:談神說鬼,鼓吹同性戀及婚外情)。摩西在埃及王宮中學得埃及一切的學問(徒七22),但敬畏耶和華卻來自他親生父母給他的教導(來十一23)。提摩太的外祖母與母親,教導提摩太學習認識聖經,得著得救的智慧(提後一5,三15)。

 

別把宗教教育留給外人來做。別以為孩子太小不能明瞭聖經的教訓。猶太人男孩生下來第八天都要行割禮,表明他是約中的子民(創十七章);許多教會有嬰兒洗禮,或是嬰兒奉獻禮,其中最重要的是提醒父母,當按聖經的教訓來教養孩童,用各樣的智慧把孩子帶到主的面前(西一28)。

 

2. 猶太人的教育

申六4-9「以色列啊,你要聽!耶和華——我們神是獨一的主。你要盡心、盡性、盡力愛耶和華——你的神。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,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。無論你坐在家裏,行在路上,躺下,起來,都要談論。也要繫在手上為記號,戴在額上為經文;又要寫在你房屋的門框上,並你的城門上。」神藉摩西向以下三類人說話:

1)針對國家:「以色列啊,你要聽」,這是對全以色列的呼籲,無人可以例外;

2)針對成人:無論男女,都要受教導;

3)針對孩童:這是教育的重點。教導成人是為了教導兒童。但是先要有受教的成人,才有受教的兒童。

 

在猶太人的家庭,孩子自幼就由父親教導,背誦:創世記一至五章、利未記一至八章、詩篇一一三至一一八篇。孩子在六歲以前都已由父母教導讀完五經,猶太人稱之為「妥拉」。男孩滿十二歲,更要舉行隆重的禮儀,正式成為「律法之子」。期使孩子從會說話開始就無妄言,會走路開始就無妄行,好像箴二十二6所說:「教養孩童,使他走當行的道,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。」兒女不是父母的所有物,乃是神暫時託付給父母的。所以作父母的,不但要好好照顧兒女的身體,更要緊的是引導他們的靈魂直接和神交往,才好讓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榮耀神。

 

3. 不可離棄母親的法則

教導孩子有美好的信仰,有溫柔善良的性情,有正直忠誠的品格,有殷勤的習慣,有豐富的常識,博學多聞,幽默風趣。父母不僅要有身教,更要有言教。

有一個家庭,夫婦都非常敬虔愛神,但他們年方八歲的孩子,卻是虔誠的佛教徒,每天唸經禮佛,作日課不斷。眾人都覺得奇怪,後來探究,才知原來這個孩子被阿姨帶領去拜佛,而家長卻不以為意,他們說信仰是個人的自由,等孩子長大了自己決定。但是佛教徒、回教徒都不是這樣想,這乃是撒但的技倆。

 

C. 家庭是事奉的中心——身體力行的法則

許多教會推行小組,不少基督徒開放家庭作為小組聚會的場地,讓家庭成為事奉神的中心,這是極好的事。基督徒父母事奉的見證,成為孩子最好的學習榜樣。孩子自幼在家中協助預備場地,接待組員,參與聚會,關顧人心的需要,看見信徒生命成長,對自己是莫大的鼓舞。以家庭為中心的事奉,最容易建立世世代代的信仰傳承。這好像初代的教會,敬拜、事奉都以家庭為中心(徒二42、46);這樣的信仰才能深入,可大可久。

 

以家庭為事奉中心,要付上代價。在初代的教會,這可能意味整個家庭都要冒著生命的危險,隨時會被捉拿、受逼迫,如同在今日中國大陸的家庭教會一般。而在傳統民間信仰勢力強大的台灣,特別是鄉村,一個信主的家庭若要為主作見證,可能要忍受家族的逼迫、鄰里的排斥。即或沒有這些外在的壓力,在都市化極深的香港、台北等大都市,大人工作繁忙,小孩功課繁重,才藝活動佔去許多時間,加上居家注重隱私;任何人想要開放自己的家庭,必須每週打掃清潔,整理房間,招待組員來聚會,無論心力或時間,都是很大的負擔。這些都需要家人全力配合。

1. 一家之主須以身作則

約書亞在示劍向全體同胞發出一個關乎全族盛衰榮辱的問題:「你們要事奉誰呢?」他知道人性的軟弱,人幾乎沒有破釜沉舟、從一而終的信仰勇氣。人往往甚麼都要;但是若要事奉耶和華,就得離棄一切偶像,單單事奉祂,別無第二條路可走。然而,約書亞作見證說:「至於我和我家,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」(書二十四15),他的見證產生莫大的激發力,所有以色列人也都說要事奉耶和華(書二十四24)。一家之主的揀選,影響千代,這影響何等大!

2. 優良家風可延及後代

中國內地會創辦人戴德生的曾祖父戴雅各,與以利莎白於1776年2月1日結婚。在結婚典禮舉行前,戴雅各獨自在田間默想,突然被約書亞這句話(書二十四15)抓住,一個人跪在田間,與神面對面交涉。「至於我」這三個字發出新的亮光,他深深覺得不得不對這位看不見的活神負責;以往他對神永恆無窮的愛和烈火般的公義漠不關心,現在卻變得極其重視。他和聖靈相爭,結果降服,被耶穌的大愛征服,他決定「我們必須事奉主」——故在婚禮一結束就把他的決定告訴新娘。當時,他的新娘以為嫁給一個怪人,但是由於戴雅各的揀選,奠定戴家世世代代事奉真神的優良家風;這樣到了十九世紀時,年輕的戴德生蒙神感召,來到中國傳福音,薪火相傳,至今已是第五代在華人中間事奉真神了。

泰國一位老華僑年少時來到泰國,由於水土不服,罹患怪病,於是遍訪群醫,卻束手無策;後來有宣教士帶領他信主,而且病得醫治。以後他事業發達,家庭興盛,子孫繁衍百餘人。他在臨終前召集家中大小,吩咐他們,以後世世代代都要信奉神,因為若不是神的拯救,就沒有這個家族。

    

結論

有學者調查各個族群文化對於犯罪的影響,驚訝地發現猶太人家庭犯罪率最低,於是開始探究原因。後來發現猶太人的家庭,每週都守安息日,這是家庭最重要的活動。當時間到了,就由母親帶領全家人圍桌而坐,把最好的食物擺上,把蠟燭也點起來;然後父親走到每一個孩子身後,逐一按手在孩子的肩上,並對孩子說:「神愛你,我也愛你。」週週如此,年年如此。因此,每一個孩子都覺得自己是被愛的,是被肯定的,等到長大以後,行事為人自然成熟負責,不願輕易犯罪,讓神和父母家人蒙羞。作丈夫和父親的,你是一家之主,當站起來宣告:「至於我和我家,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。」作妻子的,要堅定地支持他;作兒女的,也要全力配合他。

討論題目:

一、      八月第四個星期天是祖孫節,若您己是祖父母級或父級的,您對每位孫子及孩子們的未來有何期盼,請分享!並為兒孫福禱告。

二、      若您還是單身貴族,您對未來的對象有何期待?甚至未來的家庭有何想法?請分享!並代禱。

 

平均 (0 投票)
0 留言

  • 留言